关于本站会员服务广告刊登联系我们
■ 设为首页 ■ 加入收藏
■ 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出国留学

湖南汨罗: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4/9/13 11:20:29 人气:6 评论:0 标签:

导读目录:

“定锚”: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

腾笼换鸟,一子落而满盘活

调整布局,下决心提升乡村学校教育品质

以强带弱,让扩优提质驶入快车道

县管校聘,激活教师队伍“一池春水”

“扬帆”:五育融合办“养成式教育”

大刀阔斧,夯实发展素质教育的软硬地基

追根溯源,找寻五育融合的文化基因

凸显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

五育融合为个性发展、因材施教提供广阔舞台

“奋楫”:在高品质课堂中遨游

注重思维发展的课堂让学生“动起来”“活起来”

学科“智囊团”:优质资源流动共享的“秘密武器”

扎实做“双减”真的能提素质增质量

“稳舵”:刚柔并济推进素质教育

牵住教育的“牛鼻子”,让全程育人、全面发展落地

素质教育在量化、刚性的“秤砣”底下见高低

强师“强”在让教师“跳起来摘桃子”

尊师重教正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强大保障

“停舟细问灵均迹,更有清流是汨罗。”千年流淌的汨罗江,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,汨罗以文培元、以文化人、以文兴教,教育之路源远流长。

20世纪80年代,汨罗提出“三个控制”和“四个面向”,率先向应试教育“开战”,开始了长期的、扎实的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。1996年2月《人民教育》发表长篇通讯《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—湖南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12年写真》,引起强烈反响,在全国范围内掀起“素质教育学汨罗”的热潮。素质教育,成为汨罗一张响当当的名片。

40年过去,时代浪潮奔涌向前,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变。如今,汨罗的素质教育有了哪些新的发展?近日,记者再次踏上这片教育的沃土,寻求答案。

先来看一张成绩单。

学校课程开设方面—汨罗全市中小学音乐、体育、艺术、劳动课程开设率100%,阅读、科技等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开设率100%。

学生身心发展方面—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100%,近年来全市学生犯罪率为零,全市学生近两年体质健康达标率稳定在96%以上。

综合素质培养方面—仅2023年,学生在市级以上文体科创比赛中获奖达313人次。近10年,在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累计斩获国家级奖项10个、湖南省一等奖59个。

2023年,汨罗返乡就读学生达300多人,乡村学校学生人数从净流出变为净流入。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几乎为零;普通高中教育巩固率99.4%,合格率99.9%。

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县级市,汨罗的乡村学校占全市学校总数的83.2%,乡村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.62%,并且拥有超过4000名留守儿童,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了不起了。

然而,就在十多年前,汨罗教育发展曾陷入一段停滞期。随着基础教育优质资源逐渐向大城市聚集,汨罗遇到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、教育负债严重、师资流失等一系列问题。“现在不怎么行了呢”“不说走下坡路,至少是停滞不前了”。老百姓中不时传出这样的声音。

2021年7月,新一届汨罗市委、市政府班子成立。新班子上任的第一件事,就是抓教育!市委书记朱平波说:“教育是最持久的民生,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办好家门口的学校,让更多农村孩子上大学,不让一个孩子掉队,逐步实现‘有生动活泼的校园、有幸福感的老师、有健全人格的学生’的美好愿景。”

这一年,汨罗吹响了“素质教育再出发”的冲锋号。定城乡优质均衡之“锚”,通过布局调整、县管校聘、集团化办学等,缩小城乡教育差距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整合;扬五育融合之“帆”,通过建立一套基于汨罗特色的养成式育人机制,让学生发展不急于“变现套利”,而是终身“储值保值”;奋高品质课堂之“楫”,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全面落实“双减”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、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;稳教育评价和教师队伍之“舵”,通过刚性的指挥棒,培养有价值感、幸福感的引路人,为汨罗素质教育保驾护航。

一场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改革在汨罗全面展开。
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xn--fiqs8svvak50bfi6a60n.com/show.asp?id=15568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重点推荐:魅力女性工程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最新推荐:农业培训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教育培训加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