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教育新闻网青岛12月13日讯(记者 孙军)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,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。“1937年12月,我们记住了一段悲怆的岁月,记住了‘30万’这个永难磨灭的数字。77年后的今天,寒气侵骨,我们静静伫立,生命已然殒落,却始终刻骨铭心。”今天是2014年以来的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,“不忘初心,以史为鉴,维护和平,面向未来,勤奋学习”这成为青岛市150万大中小学生的铮铮誓言,连日来,青岛市教育系统及大中小学纷纷开展纪念活动。今天下午,青岛河西小组织全校师生到“青岛博物馆”开展了“勿忘历史,放飞和平”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,深切怀念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,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。
在活动中,青岛河西小学干部、教师和学生面向烈士画像默哀祈福,并通过放飞和平鸽等活动向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们表示哀悼。在活动现场,六年级六班学生崔城泽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呼吁全校同学:“勿忘国耻,更要珍惜和平;以史为鉴,我们更要走向未来。”一教师代表则带领全校师生将右手放在左胸上,一起高声呼喊:“勿忘国耻、振兴中华!”
学生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:作为小学生,今天在这里参加国家公祭日活动,在沉痛悼念遇难同胞之时,深深体会到只有国家强大,才能不受外辱的道理,更意识到了我们肩上的重任,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。”教师们告诉记者:参加这国家公祭日活动后,当再次站上讲台,面对我们的学生时,我一定要告诉他们不要忘了过去,要珍惜现在美好时光。要懂得维护和平是需要实力的。为了实现繁荣富强的中国梦,为了维护世界和平,我们每一个中国人,都要为之不懈奋斗。我也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,为培养学生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。
记者坦言: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、捍卫人类尊严、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。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,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,而不是要延续仇恨。通过纪念活动,让师生铭记以史为鉴、面向未来、维护和平,同时,要以更加昂扬饱满的热情,勤奋努力的干劲,为祖国的建设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